文/陳建維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於5月14日至15日赴馬祖考察,由召委林國成、在地立委陳雪生、交通部長陳世凱親自率隊,先後走訪介壽與福澳立體停車場、中華郵政、中華電信台馬通訊設施,並於15日針對北竿機場擴建工程召開說明會。然而,一群浩浩蕩蕩的大部隊,看似對馬祖相當重視,與會的官員與代表卻連施工期間能否兼顧飛航毫無答案、現場氣氛宛如「霧中看花」,結論仍須倚賴北竿鄉親全盤接受長達七年三個月的關場施工計畫,不禁讓人質疑,這些官員是又來走秀?
在北竿鄉民政課會議室內,官員端坐台前,專業術語輪番上陣,但對北竿機場擴建「施工期間是否能維持飛航」這道硬骨頭,卻交出「須全數閉場七年三個月」的標準答案,並無替代方案。地方代表與村長輪番發問,希望能兼顧施工於飛行,但答案卻只有「未來再協調」、或「會採納民意」的籠統承諾,雷同於「政客版冷笑話」,讓人心中不免暗暗嘲諷。
放眼北竿,除了機場擴建,大坵橋、塘后橋與中山國中新建等三大工程,屢為鄉親詬病。大坵島跨海大橋自2018年7月開工,預計2025年12月完工,卻因海象與地質因素頻遭工期展延。塘后橋施工至今,因天候、疫情、缺工缺料等理由,多次延宕至今仍未臨時通車。中山國中新建工程更是在拆除羽球館後消聲匿跡,鄉民更笑稱「包商通天本領,無視合約規定」。上述案例無不提醒,重大工程能否如期完工,實關乎民生與信任。
北竿機場改建「七年能完工?鄉親無一信」,彷彿成了最新流行語,機場工程「關場七年」,連緊急醫療後送都得改搭船,彷彿回到古代郵差年代。在說明會上,官員用PPT、3D模擬圖高談擴建願景,但對一旁誠懇的鄉親疑問,卻僅以「會再討論」帶過,讓人不禁懷疑,這場花了民眾公帑的大型公關秀,是不是再一次「演給媒體看」?
北竿鄉親期待的是安全、便捷且不脫軌的機場,但更希冀「工程可共存飛行」的實質方案,而非流於形式的座談秀。立法院與交通部肩負公信力,切莫在馬祖的霧裡施放煙火,更應拿出務實的配套,讓民眾看見誠意,才是對馬祖最好的承諾!
閱讀延伸:議會審查北竿機場擴建案,縣府應勇於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