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建維

依據我國《地方制度法》、《預算法》、《審計法》規定,地方政府財政順序分別是編列預算 → 送縣市議會審議通過成為法定預算 → 各局處依年度計畫執行預算 → 年度結束後,政府彙編決算書 → 由審計部(或地方審計機關)進行審核,出具「審核報告」→ 送交議會,議會根據審計報告,進行決算審議,並參考決算審核,回到新一年度預算審查,如此循環反覆,確保地方財政紀律。
另一方面,審計機關(即審計部)是隸屬於監察院的獨立機關,其獨立性受憲法保障,且雖然審計部設在監察院,但審計長執行審計權並不接受監察院指揮,具有超然獨立的組織地位,故審計單位就像是企業獨立的簽證會計師,公正的為民眾監督政府預算執行及政務推動(稽查與審核),並適時指出預算執行缺失,確保公務機關及公務人員都能在更有效率的前提下施政(效能評估與建議),保障民眾生活福祉。
近日,本社依據審計部公布的113年度「連江縣總決算審核報告」,呈現縣府財政狀況(以下簡稱「審計報告」),也獲得了縣府的回應與說明。整體來看,縣府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開源節流、強化財務效率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我們同時必須指出,仍有必須面對與改善的制度漏洞與執行力挑戰。
審計報告數字及專業術語甚多,民眾通常未必關注甚至難以理解,為使讀者更全面深入淺出了解連江縣財政及施政,本社將在未來數日推出「決算報告看縣府」的系列報導,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讀者「讀懂」連江縣各局處的審計報告,並以公正客觀的角度在縣府執行優秀的面向給予鼓勵、該改進者則予以提醒,更期勉民眾在了解縣府施政情形後,共同思考如何官民協作,如主動參與消防局義消人員招募補足其缺口(消防局)、主動提醒家中長者按時接種疫苗(衛生局)、鼓勵本縣子弟返鄉服務(警察局)….等等,都是民眾可以從旁協助公務機關政務推動的方式,惟有縣民更多的透明與參與,才能一起建立更好的馬祖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