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近日出現一則離譜提案:主張把「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比例最高」的縣市或其公部門、學校,列為核廢料優先儲放地點。此案並已逾門檻成案,顯示部分人把危險廢棄物當成政治報復的道具,完全背離專業與科學。
提案者的邏輯是把「投票比例」硬當成「地質安全係數」。可核廢最在乎的是場址地質、地下水、運輸路徑、隔離年限與監測能力,哪一項能用「誰投同意就誰先收」來代替?這種反智式亂開戰場,不只是認知作戰的戲法,更是將公共安全外包給情緒。
同時,因該提案點名同意率高的離島,媒體也追問馬祖態度。連江縣長王忠銘明確表示,多數鄉親不同意在馬祖設置核廢設施;另一頭,更有人拿「連江縣核三同意票九成四」來指摘地方拒收,以此反諷公投「荒謬」。抱歉,安全不是口號比大聲,地方首長以居民風險為先,正是天經地義。
更諷刺的是,總統賴清德才在823前後一再強調「核安是科學問題,不是公投可以決定」、政府面對核電議題有「兩個必須、三個原則」,要回到科學與核安脈絡處理。青鳥把核廢當政治懲罰名單,不正是偷偷打臉主子的發言。
ADVERTISEMENT
我們要酸的,不是地方民意,而是這種把生命風險當情緒出口的「青鳥式提案術」:一張網頁、幾句標語,就想把數十年高標準監管的專業工程,變成戰場上的投石器。若今天可以用投票比例決定核廢去處,明天是不是也用按讚數決定防疫與橋梁載重?公共治理豈能如此兒戲。
在此也期勉王忠銘縣長:馬祖幅員小、航補難、醫療量能有限,任何高風險設施都須極審慎評估,身為地方首長守住科學、守住居民安全,就是最大的擔當!不必隨反智者聞雞起舞,更無須被話術推著走。把時間留給離島交通、供電韌性與年輕人生計,這才是縣政優先。亂戰場讓他們去玩,我們把本分做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