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符坤龍(供《金門、馬祖通訊社》首發)

金馬的鄉親們,當從廈門、福州網購一張心儀的桌子,卻發現那件貨品的運費,竟比桌子本身的價格還要高時,您心中是否充滿了疑惑與憤愾?當用於包裝貨物的外紙箱,從大陸運到台灣後,其物流費用,竟是個充滿灰色地帶、價格不一的謎團時,您是否深感這條「小三通」物流管道的荒謬與不便?
這不是個案,這是許多金馬人習以為常的日常。金馬理應是兩岸交流最便利的橋頭堡,但對最基本、最迫切的民生物資運輸,我們卻面臨著高昂、混亂且缺乏效率的困境。
前縣長提出一條被忽視的「便民」藍圖
面對此一痛點,前金門縣長李炷烽早已提出具體且務實的解決方案。他針對「閩臺融合」政策的效能進行專項檢討,提出了多項至今仍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
開通高頻快件航線:他主張開通一條專門的水頭(金門)-劉五店(廈門翔安)高頻快件航線。這條航線僅7海里,航程僅需20分鐘,能徹底實現生鮮冷鏈與民生物資的「當日達」,大幅提升效率並降低時效性成本。
建立小額免稅專區:他建議設立「兩門兩馬」跨境物流專營公司,並對單筆交易額低於人民幣一萬元的包裹實施免稅通關。這項政策若能落實,將真正從根本上為金門民眾省下大筆開銷,解決運費比商品貴的荒謬現狀。
配套稅賦減免與中轉倉:他還提出對金馬企業出口大陸的農漁產品、文創產品給予進口稅賦優惠,並配套建設台灣商品中轉倉,這不僅能活絡本地經濟,更能吸引台資企業,創造就業機會,遏制人口外流。
李前縣長的建言,字字句句都直指民生痛點,並為金門擘劃了一幅清晰的物流樞紐藍圖。這些建議並非空談,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切合實際的具體行動方針。
民意代表「無作為」金門優勢何時被虛耗殆盡?
然而,六年過去了,這些攸關金門人切身利益的務實建言,為何遲遲未能落地?當我們的民意代表們在台北的電視節目上高談闊論、參與各種政治活動時,可曾記得金門鄉親每天為了一個包裹運費而唉聲嘆氣?
金門縣政府曾多次提出在港區設置「海運快遞專區」的訴求,但最終仍淪為口號。我們的民意代表們,作為連結地方與中央的橋梁,是否真正展現了為民請命的魄力?當金馬鄉親為高昂運費叫苦連天時,這些民代們的「無作為」,就是對鄉親福祉最大的背棄。
我們不難看到,在台灣本島的台北港、高雄港,海運快遞專區正蓬勃發展,吸引著國際電商巨頭的目光。而金門、馬祖,這個得天獨厚的地理樞紐,如今卻像是被遺忘的孤島。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是我們選出的民意代表對自身職責的漠視與怠惰。
為民請命,從解決快遞開始
金門馬祖的未來,不該被困在政治口水與無意義的空轉中。李前縣長的建言早已指明了方向,但這條路為何六年來寸步難行?問題不在於方向不明,而在於掌舵的人。我們需要的,不是只會高舉旗幟的政治明星,而是願意彎下腰、解決小事的僕人。
我們的民代們,請停止無謂的政治表演,回到你們的選區,正視鄉親最迫切的民生問題。別再讓一個包裹的運費,成為檢驗你們是否失職的鐵證。金門馬祖鄉親的期待,從來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