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在本社率先探討113年度連江縣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後,引起各界共鳴,本社樂於見到各界齊心監督、關心連江縣府施政。今日部分媒體針對審計報告中有關馬祖包機使用率偏低的部分進行報導,也獲得主管的交通旅遊局回應。
縣府為保障縣民返臺交通需求,自105年起推動航空公司機位承包補貼政策,然而近三年平均使用率僅約48%,多數年度未達承包數的一半。統計110年至113年間,共承包4,207個機位,實際使用僅2,031位,縣府因此支付未使用補貼超過218萬元。
實際上因為馬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僅能透過航空或船舶往返台灣本島,承包機位對於提供縣民就醫、返鄉或臨時需求相當重要,但隨著航班規劃與需求落差,部分月份或航線出現使用率偏低情況。以113年為例,南竿航線部分月份使用率僅兩至四成,北竿航線更有數月幾乎無人搭乘。
面對使用效益不如預期,交旅局表示將重新檢討114年度承包規模,並規劃更貼合縣民實際需求,目前所思考方案包括「黑名單制度」,避免訂位卻未登機的情況反覆發生,也考慮將未使用機位部分提供公務差旅,以提升資源運用。
除了既有措施,建議交旅局應可朝幾個面向思考解方:一、導入智慧候補系統:設定保留機位訂位者線上報到期限,未於期限內完成線上報到的機位,自動釋出給候補乘客,減少空位率。二、建立重複訂位自動排查機制:透過數位化系統比對,及早剔除重複訂位或扣除票款,以防資源遭占用卻未實際使用。三、即時候補通知:與航空公司整合,讓候補乘客在航班起飛前可收到系統通知,若未即時回覆,機位將快速轉讓下一順位,避免浪費。四、動態調整機位承包數量:分析過去旺季與淡季的實際搭乘數據,彈性決定每月承包規模,避免淡季過度補貼。五、跨部門資源共享:除優先提供公務人員出差使用,更可結合國防部官兵機票補助、公務出差需求等,優先分配剩餘機位,提高使用效益。
保留機位本是為了服務縣民,但如何在保障縣民基本交通權益與提高公帑效益之間尋求最佳平衡,是交旅局的重要課題。相信透過數位化系統與候補機制、效率使用及資源共享,定可提升承包機位使用率,讓補貼政策真正發揮保障與節約兼顧的最佳效果。
閱讀延伸:海空運輸皆失能的連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