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在馬祖,提起李問,多數人會想起他那段從「淡菜男孩」開始的故事。從 2019 年踏上這座小島開始,他幾乎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場地方活動。漁村的聚會、社區的座談、青年議題的討論,都能看到他與居民交談的身影。對很多島民來說,這位外地來的年輕人並不只是「政治人物」,而是用時間和耐心留下存在感的人。
四年多來,李問經歷了立委、縣長等多次選戰,最終沒有勝選,但他累積的得票率卻一次比一次高。有人說他傻,明知道結局困難,仍選擇留在馬祖;但也有人認為,他用自己的方式,讓「民進黨在馬祖」這件事變得具體可見。從成立縣黨部,到帶領年輕人組成「大黃魚戰隊」,他的行動逐漸在地方留下印記。
近期,傳出李問將被延攬進國安會擔任副秘書長。對熟悉他的人而言這不算意外。因為在長時間的深耕中,他展現的不只是地方經營的堅持,還有跨域整合的能力。這份任命,被不少人視為對他努力的一種肯定,也象徵離島經驗能夠被看見、被帶到更大的舞台上。更證明離島並非政治的邊緣,而是能夠孕育人才、提供舞台的地方。
李問的故事或許也能給其他想投入離島經營的人一個參考。這裡沒有立刻的回報,也沒有快速的掌聲,卻能讓一個人從基層開始,磨練實力、建立信任,再被看見。對馬祖而言,他的堅持,已經在島上留下了痕跡。
ADVERTISEMENT
如今,當外界終於注意到李問的轉變,也有人期許,這只是開始。更多願意留下來的人,或許能效法他的精神,讓離島不再只是邊陲,而是能夠承載理想與希望的地方。
閱讀延伸:李問苦蹲馬祖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