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建維

根據最新出爐的審計部113年度審計報告,其中馬祖酒廠113年度的淨利1,146千元大幅低於原定預算(3,767千元)。然而令人玩味的是,馬祖酒廠113年實際淨利與112年度的1,215千元相比僅微幅下降,雖然兩年相比收入差距不多,但究竟是什麼因素,讓馬祖酒廠在113年度的原定收入預估如此樂觀又慘遭現實打臉?這份審核報告,不僅揭示了馬祖酒廠的業績原地踏步,更對縣府那套「嘴上說得好,數字很誠實」的作風,給予了沉重的一擊。
本社一連三天將透過審計數據及企業營銷的客觀分析,探討馬祖酒廠是否真的存在「眼高手低」的經營問題,並檢視縣長王忠銘頻繁赴陸的「行銷戰」究竟為酒廠帶來了什麼實質效益。同時,我們將以金門酒廠為鏡,徹底剖析馬祖酒廠在銷售體制上的深層結構性困境,最終對連江縣政府發出嚴厲的「鞭策」,點出這場政治秀背後,馬祖酒廠與地方經濟所面臨的真正挑戰。
第一幕:數字的冷酷審判—113年財報,馬祖酒廠真的「眼高手低」?
根據審計部日前公布的連江縣縣營事業113年度決算報告數據顯示,馬祖酒廠在113年度的預估淨利原編定新臺幣376萬7千元,然而實際審定後淨利卻僅有114萬6千元。預算與決算相差267萬餘元,減幅高達69.57%,這意味著馬祖酒廠的實際淨利僅達成預算目標的約三分之一,這個數字如同一份不容反駁的成績單,直接揭示了馬祖酒廠的經營窘境。
看到預算與實際的驚人落差,不禁令人質疑這是否代表馬祖酒廠在經營上「眼高手低」?從商業邏輯分析的角度來看,一般企業在編列年度預算時,通常會參酌前一年的實際績效作為基礎。回顧馬祖酒廠112年度的審計報告,當年的實際淨利為121萬5千元,超出了原先預算67萬2千元(80.93%)。在如此穩定的基礎下,縣府在113年度的收入預算中,竟將淨利目標大幅上調了約兩倍,這並非單純的商業預估失準,更像是一種帶有政治色彩的「樂觀預算」。
這種過高的目標設定,是否就是為了在新任縣長就職後,營造一種「新氣象」與「營運大好」的假象,藉此向縣議會或社會大眾展現其對縣營事業發展的決心。然而,當實際數字無情地打臉了這場政治公關秀時,這個「眼高手低」的鍋,不應由酒廠基層員工來背負,而是縣政府高層在制定目標時的輕浮與脫離現實。這份審計報告,無疑是對縣府自吹自擂的直接諷刺。
健康警語: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短時間內大量灌酒會使人立即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