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正廷
重陽節來臨之際,這個象徵敬老愛老意涵的節日,再次提醒我們珍惜身邊的長輩。但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將敬老的精神融入日常,而不僅是停留於節日的形式,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思的課題。敬老,應該超越表面的儀式,更需源自內心的真摯關懷與持續陪伴。
回顧馬祖的敬老政策,縣政府設立的大同之家,最初是一個充滿關懷的構想,旨在為無依無靠的長者提供一個安定的家園。然而,我們或許應該重新思考,這樣的機構是否能更加靈活地滿足每位長者的獨特需求?除了基本的照顧,我們更應該關注他們內心的渴望與情感寄託,讓這裡不僅僅是一個生活的庇護所,更成為心靈可以停靠的溫暖港灣。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孝道的深層意義為何?這是整個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當孝順僅僅表現在節日期間的一頓飯、一份禮物或一次旅遊安排時,或許我們已忽略與長輩之間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繫與長期陪伴。馬報提到,重陽節的各種敬老儀式,是否已經變成一種「例行公事」,缺少真正的心意與關懷?
其實,批評並非解決之道。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這些傳統儀式轉化為有意義的行動?敬老應該是持續的、日常的,而不僅限於節日。對於那些已遷居台灣的馬祖子孫,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表達對家鄉長輩的關懷?或許,電話問候、定期探望,甚至是參與長輩生活中的細微支持,才是真正將孝道落實的關鍵。
此外,縣政府在推動敬老政策時,或許應該更具靈活性與創新性。建立「樣板」固然具有象徵意義,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政策能否真正回應長者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實質的關懷與照護。無論是敬老餐會、旅行安排,還是每年的贈禮,這些應該都是整體關懷的一部分,而不僅是公開展示的形式或儀式。
馬祖是一個小而溫馨的社會,敬老愛老的文化不應停留在表面的榮譽與儀式。我們應共同思考,如何讓敬老超越形式主義,成為充滿溫度且持久的行動。孝道不只體現在節日中的禮物與活動,更在於日常生活中心與心的連結,這才是對老一輩最深切的尊重與愛護。
這個重陽節,讓我們用行動重新詮釋敬老的意義,將孝道化為持續的陪伴與關懷,讓每位長者都能感受到來自社會與家庭的真摯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