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專欄作家 蔡昆凌博士 圖/國立海洋大學
本月15日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USR「蔚藍新世代:深耕三漁」計畫攜手三軍總醫院及國防醫學大學在北竿衛生所舉辦的「健康促進義診」,吸引不少鄉親到場看診,更讓離島居民的醫療不足與急需改善的問題再次讓社會注意到。
ADVERTISEMENT
台灣與離島的醫師人力分布不均現象嚴重。例如,台北市每萬人口醫師數可達41.21人,遠高於全國平均,但偏鄉地區如金門縣每萬人口卻僅約6.56人,部分地區甚至存在「無醫鄉」的情況,所以離島的醫療問題是台灣當局需要重視的,建議在恢復義務役後與近來閃兵問題的出現,未來有特殊專長如醫學系、電子、土木工程或觀光等對離島發展與需求有助益的兵源,可以比照志願役的俸給、福利、與給予年資*1.5倍(1.5為本文之建議,需由相關單位訂定)的招收特殊兵源政策讓更多台灣本島具有上述離島地區專長需求的役男到離島服役,而政府衛福部更需要在離島建設大型醫院,除讓台灣教學醫院可以不需要再自籌經費建醫院與購買醫療設施,只需要提供醫護人員進駐,可以讓醫護人員輪流進駐醫療亦可提供住宿、子女就學免費、長久居住甚至定居的住所與往返交通的優惠,加上具有專長如醫學系役男,在退役後或是轉簽志願役留在外島服務甚至長期居住或地居,都可以增加台灣教學醫院在外島設分院與醫療需求足夠的最佳解,也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案,而作者亦建議另一套方案、亦即可以讓本島醫護人員想要工作舒緩或環境,以一種「看診兼渡假放鬆」另類分式,不但可以保留本島原職與服務年資延續下,申請到外島服務,不但是繼續職業亦是在短時間有效解決增加外島醫療的一個方案,這對離島、本島與醫護是三贏的另一個最佳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