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建維
近期馬祖交通問題頻頻引發爭議,無論是南北竿航班的臨時異動,還是馬高航線復航不到一個月即宣告斷航,都讓當地居民感到不滿。交通的不穩定不僅影響馬祖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嚴重限制了地方經濟和觀光發展的潛力,縣政府應對此承擔起應有責任,提出長遠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11月6日恢復的馬高航線,本應是連結馬祖與高雄的重要空中橋樑,但僅僅10個班次後便宣布停航。燃油補給問題未解,導致華信航空的班機不得不減載營運,乘客人數從70人縮減至50人,票價更因而暴漲至近4000元一趟,極大程度影響了吸客能力。據了解,兩年多前相關單位已在立法院及馬祖召開會議,表達支持設置南竿燃油補給設施的意願,但至今無實質進展,效率令人質疑。儘管10月14日在高雄舉行的包機復航記者會規模盛大,包括縣長王忠銘及多位中央與地方政要出席,但這場活動卻淪為「首航即斷航」的自high鬧劇。僅有的600多萬補助經費僅能支撐短期運作,後續規劃全無,馬高航線的未來仍是一片空白。
另一方面,12月1日起,由於大和航業與長億海運退出經營,南北竿固定航線一度面臨空缺。雖然臨時加開短期航班,但在12月8日後,包括南竿到北竿的多個時段班次,如9點、10點、13點等,均出現無船可搭的情況。這對需要依賴船班通勤的居民及商務往來造成極大不便,許多人不得不忍受長時間等待或改變計劃。
交通是馬祖連結內外的重要命脈,航班與船班的不穩定,影響的不僅是居民的基本生活權益,更削弱了馬祖的觀光吸引力與投資潛力。以馬高航線為例,若能解決燃油供應問題並建立穩定的營運機制,這條航線對促進南北連結與觀光發展將有極大的助益。至於南北竿船班,則應由縣府加強協調,確保經營業者履行服務責任,同時研究更長遠的經營方案。
對於接連發生的交通問題,縣政府責無旁貸。無論是推動南竿燃油設施的落實,還是穩定南北竿航班運營,都需要公務機關展現更高的行政效率與解決問題的決心。馬祖居民期待的不僅是短期的應急措施,更是能長期維持穩定的交通網絡,縣府應正視當前問題並迅速提出對策,避免交通問題持續擴大,才能挽回居民對地方治理的信心!
閱讀延伸:離島交通難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