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溢誠
台灣人凡事衝前頭、拚第一的奮鬥精神一直是引以為傲的底氣,除了本土自身的產業享譽國內(外),連外部引進的商家產品都接軌國際,1984年餐飲知名品牌「麥當勞」正式進駐台灣,迄今已將近40年,回顧這些日子以來創下的多項紀錄:當周營業額世界第一,當月舉辦618場最受孩童歡迎的生日餐會而舉世聞名,近年來更響應環保及投身社會公益,計畫了許多便民舉措,讓企業體系更趨於完整。
有鑑於此,分店如雨後春筍般鋪開,全台已有近400家門市,外(離)島的澎湖縣早在2002年即開幕營業,等了超過半甲子的戰地金門,千呼萬喚盼得這個閃亮亮的金色拱門標誌落地插旗,居民們歡聲雷動,甚至有人感動的落淚疾呼,「終於不用再搭飛機赴外地吃麥當勞了!」帶來的正面聲量效可說是始料未及。
優質企業擄獲民眾的心,更值得被信賴依靠,食、衣、住、行皆為民生所需,雖毋須耗費過多精力來推廣,但不應該因為其會自然成長茁壯,而可以合理不積極應對,尤其現代社會對於品牌的迷思遠勝過於實際的消費價值,前述麥當勞落腳金門雖只是個小案例,但已突顯台灣幅員每一寸土地遍地興盛。
當年時任副縣長的王忠銘以成功引進星巴克而沾沾自喜、頻頻說嘴,這次引頸期盼在地得以開吃麥當勞,馬祖卻又再度敬陪末座,錯失繁榮象徵,或根本可稱為落後的理所當然,不努力終究不會給力,不盡力總賴給使不上力,各領域的長期落後,累積下來的後遺症將會非常巨大,也必然會因此拖累區域發展,位居要職的縣府領導暨民意代表們,請戮力務實,別繼續承接陋習,佔著茅坑不拉屎,馬祖人已經禁不起長年被漠視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