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溢誠
現今講求數據的時代,經過分析得知全球超過80%的財富集中在不到2%的人身上,富者恆富的貧富差距一直只能勉力減緩其惡化,而難以停止其發生,主計總處公布的家庭支出及所得統計,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已破了歷年紀錄,也難怪絕大多數人們對於國家政策能否直接改善日常生活,不敢懷抱太大的希望,墜入患寡更換不均的惡性循環。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過去10年台灣人平均年收入從1.7萬美元躍升至2.8萬,看似荷包年年成長,卻囿於通貨膨脹造成的物價飛漲,扼殺了一般人以為可以積攢財富的空間,社會問題亦層出不窮,而生活必須最為複雜也最難解決的莫過於「住」,高房價的常態造成了年青人不敢婚、不敢生,過一天算一天的躺平態度隨處可見。
蔡政府上任射出「居住正義三支箭:改革房產稅制、健全租屋體系、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6年多來看不到箭射向何方?稅制改革不動如山,連在野黨提出的「囤房稅」訴求也遭杯葛。租屋體制的扭曲讓租客無法設籍、補貼及報稅。而廣大無殼蝸牛族引頸期盼的社會住宅,目前能使用的僅僅2萬餘戶,內政部則是大玩文字遊戲,聲稱20萬戶的目標要包含發包決標待開工及興建中的5萬餘戶,即使滿打滿算也不到8萬戶,還剩下1年多的時間,真能如期如質兌現選前承諾?恐怕真是未知之數,蔡英文不都說了,2024就不關他的事!
民進黨在中央全面執政優勢下,為確保「綠色執政品質保證」,對於自家縣市的政策推展總是大力護航,反觀在野黨藍天底下的版圖就沒有這麼順利,雙北是全台社會住宅數量最多的縣市,以台北市為例,經評估根本達不到2014年原訂5.6萬戶目標,幾經下修腰斬至2萬戶,另新北市固守底氣堅持照顧市民而不刪減,維持原目標3.3萬戶,合計將近9萬戶的豐滿理想,現實卻只有完工不到一半的骨感現實,形勢比人強的狀況下,其餘地方政府更是缺錢、缺地,拳腳難伸展。
台灣本島大興土木所需的建材不虞匱乏,但理應順風順水卻還如此嚴峻,想必外(離)島就更是風雨飄搖了,為緩解囹圄,遂行國家政策同時也會推出地方自治的政見,來達到相輔相成的功效,但在馬祖地區竟產生了肉、湯都吃不到的大倒車慘況,被前縣長劉增應號稱為「政績」的合宜住宅,還沒定名前房價每坪新台幣12萬元,招牌一掛上竟漲了超過50%,最高來到了18.9萬元,政府成了房價飆漲的元兇,尤其公部門失當的政策又加上行政怠惰,那才真是雪上加霜,訂於112年5月18日竣工的南竿鄉仁愛段147地號示範、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連江縣政府貼出工期展延公告,卻不敢承諾新的完工期限,新房買不起,公宅等不到,縣民只能以天為帳、以地為席,唉聲嘆氣。
蔡政府剩下年餘的任期,居住正義已難實現,在野黨應引以為鑑,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雙北市政因政黨顏色不對而不被重視尚可被包容,但連江縣爹娘不疼不愛,自己又自作聰明胡搞瞎搞,民怨的積累將會越來越深,官民心結如同打死結,難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