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馬祖南竿的「01 據點勝利堡」,可作為走入戰地文化的第一站。
編輯前言:你知道最近在台灣的疫情時刻,人們經常說的「同島一命」其實是出自馬祖這個過去的軍事之島的抗敵用語嗎?「同島一命,死裡求生!」要認識這個口號,更要真正認識這曾經背負著台灣安全的島嶼的巨大改變:從軍事之島到藝術之島。讓馬祖在地青年作者邱筠帶大家深入馬祖的地景與文化。
如果你從未到訪馬祖,此刻或許是起身的好時機。島嶼上因著戰爭而留存的形跡遍存各處,意義上卻已經不同於過往。如今的馬祖,是國家風景區,是世界遺產潛力點,是正在劇烈改變的歷史現場,可能也是多數人相對陌生的「台灣」。
攤開台灣地圖,22個縣市中,你能找到名為馬祖的縣市嗎?被歸為連江縣的馬祖列島,距離台灣基隆114海浬,搭船8小時,但距離中國僅16海浬,乘船不到30分鐘。馬祖自古以來是福建漁民逐魚群而居之地,和台灣關聯,直至1949年國民政府到來,因應戰地而生的戰備共同體成形,漁事、居民生活與文化受軍方管制,島嶼面貌因應戰備鑿挖軍事設施,讓俗名馬祖的列島成為海上防衛的戰地前線。
在此之前,漁村社會的馬祖各島,海上勢力盤據一方、各國船隻靠港來往通商。馬祖未經日本統治,語言、飲食、文化與台灣具有顯著差異,是台灣唯一說閩東語的地區,飲食文化具有以老酒、紅糟入菜的特色,建築具有閩東石屋色彩,文化又因長久的戰地歲月而與原鄉閩東地區產生變異。
1992年馬祖解嚴,軍事管制近半世紀的封閉邊界,島上為戰爭而存留的形跡無所不在。
1999年馬祖設立國家風景區,因為「媽祖」而得名的馬祖朝向觀光發展。2009年推動戰地文化為世界遺產潛力點;2018年文化部推動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起步,後戰地的島嶼展露出掩蓋在堅硬花崗岩縫底下的內涵,在裂縫裡活化歷史,以現代的觀點重新詮釋歷史現場,開展新型態的文化地貌變動。
重新開鑿地貌下的軍事資產
今日,行經牛角聚落,再沿坡而上,座落在牛角村周邊的12據點,是曹以雄創辦的「刺鳥咖啡書店」,由營區變身為咖啡與閱讀空間、戰地坑道化身為人文長廊,現在擁有反思戰爭的名字——托爾斯泰走廊。
將12據點改裝的夢想,源自曹以雄過去推動聚落保存的工作。他從南竿牛角村與北竿芹壁村開始,邀請藝文人士駐村展現閩東聚落特色,當斷壁殘垣的聚落重砌一石一瓦,也層層疊回馬祖因戰地歲月而崩落的文化自明。
馬祖共有四個聚落保存區。在地上修復聚落與重整地方自信後,曹以雄開始向下挖掘藏在地底的軍事構工,以12據點重新開鑿藏在島嶼地貌下的資產,改裝出與外界對話交流的空間,喊話著:擁有文化自明性(identity)的馬祖「不再是誰的離島」。
馬祖的軍事據點依地形構築,南竿島沿海岸連線的95個據點中,12據點屬於第二階段活化類型的軍事構物,而正在邁入第三階段轉譯發展的據點,也即將開啟另一種詮釋戰地空間與回應當代的可能性,曹以雄抱持期許:「當每個坑道都在轉譯,馬祖要結合外部思維與專業的對話,組合思維的共和國,共思屬於馬祖的美與可能性」。這個美與可能性,也將在77據點等待兌現。
77據點的藝術家曹楷智同樣曾是聚落保存的推手之一,現在將擁有迷彩城門的77據點作為工作室與美術教室,當旅人走進通往據點的水泥長坡,就是走上通往藝術的長廊,下一刻即見裝盛其內的遼闊海景,眺望海上點點的養殖淡菜浮球,網著一畝一畝沉浮的漁業餘夢。隱而不顯藏有藝術性的77據點,將轉譯成為藝術家進駐、居民與觀光客駐足的「等待美術館」。這些據點曾將馬祖海岸線串連成為等待戰爭的島嶼,未來則等待著藝術的未知。
等待戰爭的世代 主動用藝術出擊
「我不等待了!莫等待!莫依賴!勝利自然會走下來!」現任文化處長吳曉雲喊出文化治理的口號。
回溯1949年至1992年的軍管時光,馬祖從未發生過登陸戰,在等候可能發生戰事的日子裡,生長其間的馬祖人,是等待戰爭的世代。歷經戰地政務,馬祖社會與文化發展封閉而不自明,藉由聚落復興、文史資料的梳理,馬祖人找到閩東文化自明特色,但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在哪裡?
為了讓文化站上舞台,需要承載文化的硬體空間,大梅石與據點轉譯計畫,因此動工,梅石將透過藝術策展的形式,重新定義戰地後勤療癒的特約茶室、工兵教室、中正堂電影院,來說屬於馬祖不同的戰地故事,而是一個一個與國際藝術島共育而生的據點轉譯。
在馬祖戰地文化轉譯的過程中,每一個據點的發展都會揉合國際藝術島的概念,2021年中華文化總會將與連江縣政府攜手啟動馬祖國際藝術季,希望讓馬祖一直以來邊陲配角的角色,能夠有機會躍升為主角。「馬祖需要真的從島嶼長出來的藝術季。」
吳曉雲定位今年馬祖國際藝術島的起步,需要從在地能量發展的藝術介入行動成為故事,如77據點持續深耕地方藝術創作、86據點發展為感知圖書館,帶領旅人閱讀馬祖的環境。解嚴釋出的軍事空間正逐一成為轉譯基地,作為支撐藝術與文化的空間,轉譯不只是轉譯空間,而是空間轉換的過程,導入新的想法。
等待是被動,透過藝術介入據點則是主動出擊,吳曉雲說,「等待的歲月已經過去,應該更積極迎向未來,而過去的等待是將有意義的時間幻化成更美好的資產,並非無謂的時間,而這些時間醞釀成就我們看得到的島嶼未來,所以,不等了!」
異地與在地的文化引線 散落據點交織成網
2020年,為迎接馬祖國際藝術島的誕生,53據點成為了藝術走入居民生活的實驗場域,透過地景採集工作坊,讓群眾了解藝術並不遙遠,生活在島上的人可共同體驗創作,產生地方文化的藝術季。53據點外觀像鑲在津沙鐵板海岸線的海上鋼琴,是轉譯規劃的軍事據點之一。
軍事空間從保存到轉譯這一步,歷經不同保存階段,轉譯據點的概念「不只是被使用,據點本身就是一個作品,從歷史來看,我認為它就是一個暗黑創作,而且是很多人發展出來的共同創作。」長期投入社區營造工作的廖億美如此認定。
遺留下來的戰地軍事遺產,是作為異鄉人的軍人用血汗與青春建構的集體創作,將建築與藝術力介入的轉譯過程,也是當代建築師重新和作品對話的歷程,在戰事褪去後,不同世代、不同的人可以有新的體會。
據點陸續在島上成形後,軍方沿著海岸線順時針編列據點,而從台灣來到馬祖的廖億美透過「戰地引路人」的概念,串整文化路徑、藝術轉介活動,引領外地人看向島嶼的眼光,也牽引青年世代的文化實踐,織出馬祖力量匯聚成網。
當廖億美在多年前來到馬祖工作時,他就期待有一天開始行動時,另一個夥伴是「馬祖人」,這種合作型態意外為青年打開留下的空間,提供機會發揮想做的事,雖然面對老一輩馬祖人所不能理解的疑惑,卻開啟年輕世代可嘗試的實踐,用藝術介入、文化扎根的行動轉化地方對海島觀光的想像。
步履穿越島嶼 馬祖青年匯聚安身落土
馬祖青年發展協會(簡稱馬青)理事長曹雅評,也是推動文化扎根行動的其中一位青年。對曹雅評而言,擔任馬青理事長與戰地引路人計畫,都是在做同一件事,雖然任務型態看似不同,卻都是在捲動人,捲動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階級,用更多元的視角看島嶼的歷史與空間樣貌。
2019年重建廢棄的戰地校舍珠螺國小,是個一層樓的建築空間,外觀漆著歷代標語,地下室是村民躲過的防空洞。廢棄失修的戰地小學承載馬祖七十多年來的歷史記憶,也形成匯集青年力量及跨世代合作的開始。
青年力量遍地開花,像是在大澳山起步展開旅宿事業的陳鎮東;或者在台灣成長,將家的美好築在馬祖閩東石屋的林晏如、或者在熟悉的鄉音裡探查馬祖文化的福州後裔黃開洋。珠螺國小形成包容異質的空間,讓青年找到百花齊放的安身之地,澆灌多元文化能量,透過跨世代交流,讓青年世代重返不曾經歷過的島嶼歷史。
馬青理事長曹雅評說,修建珠螺國小是為了在人情網絡綿密的地方展開對話與理解,因此透過文化捲動地方,但也需要轉化爲外來的人更親近了解馬祖的機會,延續世代積累的文化資產,開展文化體驗路徑,藉由觀光體驗的身歷其境,與外地人說馬祖的故事。
當旅人翻開地圖,向島嶼起步,島上的人也在不斷變異的地景上,吹奏文化的號角,就戰鬥位置,匍匐指認重返島嶼歷史的路,而一條又一條蜿蜒崎嶇的戰備道,不接力行走、不合作無間,不主動出擊,也就永遠不會抵達,一個名為馬祖的地方。
本文轉載自 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