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溢誠
台語俗諺:「四年一閏,好壞照輪。」但套用在馬祖人眼裡,這些地方行政首長似乎就像毫無知覺的差不多先生,執政不出大包,但也不出色,如若用三大外(離)島比較看來,還真的「人比人、氣死人,島比島、氣到暈倒!」眾所皆知,最興盛的第三產業莫過於觀光市場,旅客的交通往返、食宿的設施將是決定發展成敗與否的重要因素,澎湖及金門分別於1995年及2015年落成國際五星級飯店,為兩個縣城帶來不菲的金浪銀潮,也活絡了兩岸三地藉由小三通往來的遊客或路過泊宿的商客,反觀連江縣這些年來有了什麼?真是「眼睛睜睜,人傷重!」(台語)
連江縣真的毫無基建嗎?也並非全般不可取,自2003開始推行的離島綜合建設計畫,今年業已邁入第六期(2023年至2026年),但仔細深入探討設定目標,除了「馬祖特色產業酒廠升級擴建」及「漁港設施增建」或可帶起經濟榮景外,其餘分項計畫仍多與人文、教育及社會補貼等柔性規劃為主,長遠看來,也難怪與澎湖、金門差距越來越大,發展牛步又能怪誰?
台灣人說,交通為建設之母,大陸人說,要想富、先修路,殊途同歸,要能帶起成長動能,首重在交通,這也是為什麼該區立委陳雪生一直堅持守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的原因,但陳委員各2任的縣長及立法委員資歷,為何連江縣的交通便利仍是沒有多大長進?是否努力的方向錯了?還是只是投注在僅為消耗預算、雞肋般的基礎建設,目的性的拉攏選民、鞏固選票呢?沒有長遠的眼光,如何能帶動區域經建的繁榮?
對照連結金門本島金寧鄉與烈嶼鄉跨海「金門大橋」去年10月業已通車,馬祖列島超過7成的民眾落地生根在南竿島及北竿島,亙古不變的方式都是依賴船舶接送,既耗時又不像陸運便利,2021年交通部審查預算288.48億,工期8年(預計2032年竣工)的「馬祖大橋」,而後因為預算超出原先規劃(127.14億),因而繼續延宕停滯,影響更鉅的是如若該工程如期如質完工落成,南、北竿機場可再合併升級,除了提升整體交通運輸量能外,亦能將釋出的土地再做充分的開發,用以建構兩項重大壯舉所帶來的區域聯絡網,現況箭已在弦上,居民正擦亮眼睛盯著陳雪生委員及王忠銘縣長,能否積極戮力的為地方爭取這劃時代的交通建設,其實只要強力要求蔡政府將去年超徵的4500億稅收,撥點過來蓋「馬祖大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