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進

馬祖高中醫事類科公費,保送趨之若鶩到申請,師培科系面臨無人達標窘!一則與馬祖高中有關的教育新聞,【成績好考生選擇念醫 連江縣113年無人申請師培科系!】另一傳媒則以,【台灣少子化越來越嚴重「這1科系沒人選」,教育處為招生「降低入學門檻」遭轟本末倒置!】
因為涉及馬祖高中保送問題、與讓社會對馬高學生與家長 偏重升讀台灣醫學類科,另外因為沒有應屆畢業生選擇,保送師資培育類科激發議論,長久以來對馬祖保送大學問題,會出現高成績好的同學以升讀醫科為首肯,對於其他大學這文教社會學科系等,保送則興趣缺缺,尤其台灣少子化越來越嚴重,尤其這1科系更讓學生及家長無得選擇情況下!
首先是成績好考生選擇念醫,這應該是馬高在公開年代的常態,民國六十幾年保送醫科名額只有一位,同時侷限當時仍為台北醫學院,今升格為私立台北醫大,名額從一位醫科到增加牙醫系,為七年與五年都是公費待遇,但前提是要在馬祖履行回饋地區的義務。直到後來,政府考慮偏遠與離島 原住民等山區醫療人才普遍缺乏,所以改由中央衛生署 現升格為衛福部統籌辦理相關保送業務與審核,所有公費生的權利所給予的公費,以及該盡的義務與責任也有中央統籌因應。每年都會提早公告既定員額,大學學測成績成為錄取依據。
這一回馬祖高中有剛達45名考生爭取16名出線機會,也就是渠等已符合資格可參加醫科類甄選,因為醫事類科在馬祖待遇較佳,同時工作比起在大台北醫院診所要輕鬆許多,尤其是享有公費待遇,即便被安排到中南部就學也必不必擔心學問題,趨之若鶩可以預見!
對照,保送屬於文組的雖有取得師資培育公費生,1校以上保送資格的同學為56人次,但馬高僅有兩位考生接近達標,因為傳出學校希望獲得給予升讀機會,基本上如果「降低入學門檻」與「本末倒置」畫上等號,筆者認為首先反彈的卻是該校老師,某些人士表示不以為然,為讓師培有人報考而降低入學門檻,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學生自身能力不足,勉強念師範院校,可能只會讓學生更痛苦,甚至放棄學業。感覺認為言重了,當年有更多國小代課老師到師大進修學士,這些老師後來都是引導馬祖教育的主流,所以不可加以看輕與予以忽視!
話說回來,馬高校長對應屆畢業同學的期許是,可以理解家長望子成龍、讓孩子優先選填醫學類別科系心情,但他也透過親師座談等機會,呼籲醫生只是個職業,同學仍應充分思考未來想走的路,再選擇適合的大學校系。老實說「來來唸馬高,有機會念保公費醫大」,已經在檯面上達官顯貴子弟身上「複製」了!多不勝數,鄉親子弟當仁不讓已成了變相另類「特權」,短時間要改變風向可說是難了!但看來來還是希望每一位經過保送甄選,享有公費醫科學子,請百分百努力向學,畢業回馬祖後有全心全意鄉親醫療做最棒的服務!
至於連江縣113年無人申請師培可能「從缺」,請教育處王禮民處長不要介入,因為可能「公親變事主」。有關新進教師應該有一套甄選辦法,透過公平公正機制,讓意願嚮往馬祖教書的老師們留下來,栽培與協助老師成長是連江縣教育處,最缺乏的一貫原則。對於申請師培被打回票就把機會放在114學年度,來日方長,鼓勵馬高莘莘學子,有志成為老師的同學們做好準備,未來總可如願,因為機會是給肯進取的同學 !
以上言論不代表馬祖通訊社立場
閱讀延伸:馬祖教育的挑戰與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