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建維

近日,名為「馬祖剷雪大隊」的團體發起對立委陳雪生的罷免行動,但從這場罷免的操盤方式來看,與馬祖本地的民意關聯不大,反而更像是民進黨在台灣本島的政治秀。首先,罷免連署點並未設在馬祖,而是選擇在台灣本島的台中、台北、新北等地,且地點幾乎清一色是民進黨籍議員服務處,完全沒有馬祖鄉親的身影。這樣的安排,已經清楚表明這並非來自馬祖當地的自主民意,而是外來政治勢力的介入。倘若罷免行動真有當地強烈民意支持,為何不直接在馬祖設點,讓馬祖人自己決定?這樣的做法不僅缺乏政治誠信,也暴露出民進黨對地方派系與基層選舉運作的陌生與傲慢。
更值得玩味的是,即使這場罷免行動成功,又能改變什麼?回顧歷年選舉結果,馬祖始終是泛藍票倉,無論是在立委選舉、縣長選舉,甚至是地方議會,泛藍候選人幾乎都能穩定掌握選票優勢。這意味著,即使罷免成功,重新補選的結果依然極可能由泛藍陣營勝出。這讓人不禁要問:這場罷免的意義何在?花費龐大行政成本、動員大量人力物力,最終仍然無法改變地方政治格局,這不是勞民傷財又是什麼?當然,這對於習慣透過「側翼操作」來製造政治對立的民進黨來說,或許並非重點,畢竟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製造議題、煽動情緒,而不是解決問題。
更諷刺的是,民進黨在馬祖的經營模式,始終流於「空降式選將」與「短暫試水溫」的操作,從李問、洪申翰、王義川到最新負責經營馬祖的不分區立委陳培瑜,每一位都像是來「打卡」一樣,露個面、沾個醬油,然後就匆匆離開。他們沒有真正與馬祖地方勢力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也沒有深入了解馬祖人的真實需求,甚至連長期駐點經營都懶得做,就想靠著側翼的網路操作來撼動馬祖政治板塊,這無疑是一廂情願。馬祖居民的政治意識與台灣本島不同,民進黨至今仍未真正讀懂這片土地的選民心理,這場罷免行動,最終恐怕只會淪為一場自嗨式的政治鬧劇,草草收場。
馬祖地方政治的基本盤仍舊穩固,而民進黨對於馬祖的態度依然流於膚淺與表面化。罷免陳雪生,不過是民進黨在馬祖缺乏政治實力下的一次徒勞無功的試探,這股側翼之風,最終恐怕只會在馬祖輕輕吹過,了無痕跡!
閱讀延伸:終究難逃大罷免潮!馬祖淪陷